生物安全(biosecurity)是指采取各种措施清除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障人和动物健康。猪场生物安全指的是通过对猪只、人员、车辆、物品等采用严格的隔离、消毒和检疫措施控制病原微生物进入猪场,也包括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场内不同猪群、个体之间病原传播。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及落实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疾病防治的前提,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疾病防治措施。
2018年发生的非洲猪瘟(ASF)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深刻影响。ASF发生后,我国科学家加速了疫苗研制速度,但由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基因组、感染和致病机制的复杂性,预期短期内难以研制成功安全有效的预防用疫苗和治疗药物,ASF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我国猪场的常态化疾病。ASF疫情发生后,我国养猪业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生物安全防控技术,建立了能够有效应对ASF疫情常态威胁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两年多来的防控实践证明了这些生物安全防控手段的有效性。文章总结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希望可以为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1 坚定信心,理清思路,行动一致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首要目标是实现ASF可防,即通过阻断、隔离为主的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避免ASFV传入猪场。通过建立以养猪场为核心的缓冲区分级管理措施,阻断ASFV通过养殖场人员、运输车辆、物资、饲料、饮水、生物等各个环节进入猪场;做好引种检测,严控生猪运输、销售环节,切断ASFV通过猪只进入猪场。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的另一个目标是在ASFV越过生物安全屏障传入场内的情况下通过“全面检测、精准清除技术”(俗称“拔牙”)有效清除ASFV,使损失降到最低。实践证明,我国的一些大型猪场通过此项技术成功地控制了ASF的大举扩张。这项技术也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支持,2020年5月农业农村部公布的《非洲猪瘟防控强化措施指引》中明确表示猪场可精准扑杀、定点清除,不按疫情对待。2020年版《非洲猪瘟应急防控指南》提到,不再要求疫点周围3km内全部扑杀。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导致出现防控风险。因此,在猪场生物安全建设中,上至董事长下至基层员工都应深刻认识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只有上下同心、行动一致才能成功。生物安全所有准则都离不开人的落实和执行,猪场管理者在员工考核时要让每一个员工切实感受到ASF防控结果带来的喜悦或刺痛,只有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各种防控措施才能真正有效落实。
2 明确猪场生物安全系统防控关键风险点
2.1 猪只、车辆、人员是病毒传入猪场的主要途径
猪场引种、精液进场可带入病毒;在生猪销售时,已出场的生猪因各种原因返场,或者赶猪过程中出现猪只回流,这些猪可能接触外部被污染的车辆、人员、物品等导致病毒传入。外来车辆如运猪车、无害化处理车、拉粪车、饲料车、物资车、私人车辆等,未经彻底清洗消毒进入养殖场或靠近养殖场,是传入病毒的重要途径。外来人员或者去过高风险疫区的本猪场人员,如生猪贩运人员、车辆司机、保险理赔员、兽医顾问、兽药与饲料销售人员、猪场采购人员、外出员工和外来维修员等,未经淋浴、消毒、更换洁净衣物鞋帽等进入养殖场时,可带入病毒导致疫情发生。
2.2 生产生活物资、饲料、水源及生物媒介
病毒可通过饲料包装袋和运输车辆传入猪场。饲料原料被污染或含有被污染的猪源原料如肉骨粉、血粉、肠膜蛋白粉时,可导致病毒感染;污染的河流、水源可传播病毒。当周边有丢弃病死猪情况时,水体被污染可能性增高,病毒可通过水源传入;生产生活物资、兽药、疫苗等防疫物资的外包装以及鲜肉、蔬菜等生活用品被病毒污染时,未经消毒进入养殖场,可导致病毒传入;在病毒高污染地区、养殖密集区,养殖场内的犬、猫、鼠、禽、蜱、蚊蝇和场外的野猪、鼠、鸟等可携带病毒传入。
3 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要点
3.1 猪场规模和布局
近年来,由于环保、土地、成本、生物安全等因素制约,期望找到一块合适的猪场建设用地很难。一些猪场老板在有限的土地上追求产能最大化,猪场规模与疫病防控及管理能力不匹配,导致疫病频繁发生。
对于规模化猪场,建场选址非常重要。可以通过使用生物安全千点评分等方法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最佳地块,然后根据已经建立的成熟的、可复制的管控模式进行猪场设计布局。在ASF常态化形势下,建议猪场布局要结合自身生物安全条件和管控能力,单场规模大小适中,不要盲目求大。比如:新建独立母猪场,建议单场规模在1200~6000头母猪为宜,最好不超过12000头母猪,并采取分生产线管理。
对于饲养母猪的小规模家庭猪场,建议采取批次化生产(3~5周批)模式,集中配种、产仔、断奶、销售,以减少猪只、人员、车辆、物资进出场频率。家庭猪场也可以与大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农户(家庭猪场)”模式饲养育肥猪,同样以场为单位进行全进全出,进猪时7d内装满,售猪时7d内清空。
3.2 检测实验室建设管理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ASFV基因组是快速检测ASFV的最重要方法。大型养猪企业需建设检测实验室用于疫情排查与监测,用于环境、车辆、人员安全评估,当疫情发生时为疫情处置和精准清除提供快速检测技术支撑。qPCR检测要求条件较高,需配备专门实验室、专用检测设备和专业检测人员。为避免检测中污染,应对PCR实验室进行分区管理(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扩增区),检测时尽量减少在区域内不必要走动,个别操作如加样等应在超净台内进行。检测人员上岗前应参加专门培训,以保障检测可靠性。重点做好检测实验室污染管控,对实验室进行每日消毒,对阳性样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定期对实验室台面、地面、仪器表面采样检测,评估污染情况;最重要的是防止送样人员污染,间接污染上游猪场。
样品的采集、运输和处理是检测的首要环节,常用的检测样品包括鼻腔拭子、唾液、抗凝血、脾脏、扁桃体、淋巴结、肾脏等;环境采样包括水、土壤、车辆与物品表面采集的样本等;饲料及原料;外来人员或工作人员头发、皮肤表面、鞋底、手机等。采样过程中人员应戴一次性PE手套,高风险时期采样戴长臂PE手套和穿防护服,每采完一个样,更换一次手套,把采好的样品悬空放入自封袋内(或泡沫箱内),避免上下游接触,防止人为散毒。采集的样品应低温(0~8℃)运输,远距离运输时建议添加核酸保护剂。样品不能当天检测时应-20℃以下冻存。
3.3 洗消中心建设
养猪场需要选择合适地点建设洗消中心,同时制定详细的、可执行的洗消中心管理细则。洗消中心分为预处理区、清洗区、高温消毒区和污物处理区,同时配备人员洗消通道,供人员洗澡,随身衣物烘干消毒。洗消中心车辆进出道路不交叉,具有指定的行进路线和停放区域,遵循单向流动原则。应遵循不同生物安全级别车辆不在同一个洗消中心洗消原则。比如,仔猪转运车辆、拉育肥猪车辆(送屠宰场)、淘汰猪中转车辆等建议在不同的地方洗消,避免相互交叉污染。对于高风险车辆,建议先在临时洗消点进行洗消,然后再去洗消中心。对于进入洗消中心的司乘人员需要分发一次性防护服、手套和胶靴等,并严格限制活动范围。
3.4 车辆管理
在ASF防控过程中,车辆是高风险因素,应重点管理。对养猪场可能用到或接触到的车辆进行归类划分,总体上可分为内部车辆和场外车辆。内部车辆包括猪只转运车、饲料转运车等;场外车辆包括售猪车、售猪中转车、物品中转车、饲料车、物品采购车辆、食品采购车辆、参观车辆等。车辆管理应遵循建议专车专用、专区专用,生物安全级别不同的车辆不共用原则。
3.4.1 场外运猪车
场外运猪车属于高风险因素,应遵循“检测、消毒前移和多次洗消”原则重点管控。建议在猪场3~10km外对车辆及人员进行评估并采样检测,包括车辆是否清洁,有无粪便、血液残留等,对于车辆粪污、血液残留严重的车辆直接弃用。对车辆方向盘、轮胎、车体等进行采样检测,ASFV检测阳性车辆禁止使用。ASFV检测阴性车辆可以进入指定洗消点按照洗消中心制定的流程进行清洗消毒。
3.4.2 饲料车
饲料运车属于中等风险因素,饲料厂是各种车辆聚集地方,ASFV污染风险较高。饲料环节管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企业对各种车辆管控,涉及到运输原料车辆、养殖场拉料车辆、饲料销售人员车辆等。饲料运输车辆在常规洗消基础上进行帆布覆盖,在距离养殖场2~3km处进行车体、轮胎和底盘等表面消毒。饲料车不建议进入养殖场,通过场内的中转车或者饲料传输管道向场内输送(墙外供料),供料过程中司机不许下车(车辆贴封条)。
3.4.3 其他车辆
猪只中转车和常用物品中转车辆应专车专用,在规定区域内使用和停放。猪场常用物品采购车辆不进入I级缓冲区内,而是通过中转车辆进行二次运输。对于供应商等非公司车辆,建议尽量要求对方固定车牌号,并签署《生物安全承诺书》和《检测阳性处罚协议》。养殖企业原则上不接待参观来访车辆,确实出于工作需要,对来访车辆和人员按照制定的消毒隔离流程执行。
3.5 饲料和饮水管理
饲料生产涉及到多种原料,研究显示ASFV在不同饲料原料中的半衰期为9.6~14.2d。当前饲料生产企业主要是采用调质温度85℃ 3min以上制粒保证饲料安全。在饲料原料选择上尽量不用或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91号》的猪血液制品,同时应注意对饲料原料抽检。饮水也是传播ASFV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雨水较多季节地表水被病毒污染概率较高,因此猪场应该做好水源管控。建议猪场选址在地势高处(不积水、不倒灌),地下水打井深度至少200~300m。
3.6 销售、淘汰猪及病死猪管理
销售、淘汰猪只涉及到同外部车辆对接,是高风险环节。正常仔猪销售和淘汰猪销售,生物安全风险不同,最好配置不同的出猪台和中转平台,场外运输车辆不同,行驶道路不同,洗消点不同,尽量避免各种交叉。猪只先通过本场车辆进行转运,在距离场区2~3km区域建立中转站,避免外部车辆直接到场区周围。不具备中转条件养猪场,售猪台应从场区向外延伸50m,且严格规定外部车辆和人员活动区域,场内参与人员采取分段式赶猪,售猪结束后对整个区域彻底消毒。淘汰猪应该先在场内集中,每1个月集中淘汰1次。
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也是一个高风险环节。建议无害化区域和猪场生产区域进行严格物理隔档,两区之间的人员、车辆和工具等严禁交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焚烧、深埋、堆肥、化尸窖和高温生物降解等,猪场应结合实际选择合适处理方式。如果病死猪送往无害化处理场,可以在无害化处理区建设冷柜,病死猪装袋密封后暂存,集中运至无害化处理场。运送病死猪也要专车专用,同时也要通过二次转运,严禁本场相关车辆人员在无害化处理场周边区域活动。如果是涉及到猪只保险,可以通过远程视频完成流程,严禁保险车辆及人员进入猪场。
3.7 猪场员工管理
建议养猪场仅保留生产人员,其他职能部门人员办公区应设在远离猪场区域。建立严格的猪场人员入场程序:(1)ASFV采样检测,采集外出归场人员头发、衣服、皮肤、鞋底、手机等样品送实验室检测;(2)人员在隔离点或者I级缓冲区外进行洗澡、桑拿,换进入I级缓冲区的衣服和鞋子;(3)人员在进入场区处再次洗澡,更换进入生活区的衣服和鞋子;(4)人员进入生产区建议通过洗澡更换生产区工作服和胶靴,对于没有再次设置洗澡更衣环节的养猪场,应更换胶靴进入生产区;(5)严格管理员工电子设备,建议员工的手机、电脑只有一次进场机会,正常情况下,场外的手机电脑不进场,场内的手机电脑不出场。生活区的手机不进舍,舍内的手机不出来;(6)淋浴室做好保温,确保员工洗的舒服。需要指出的是,猪场针对人员流动设计的生物安全流程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可以正常休假或上下班,长期封闭式工作模式不符合人性化管理,也难以长期执行。
3.8 餐厨管理
餐厨是ASF防控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一些新建养猪场采取了厨房外移管理思路。多数养殖企业厨房还是在生活区内,厨房整体布局需要进行改造,物资进入和职工就餐采用不同通道。采购环节要特别注意不外购猪肉类及相关制品;蔬菜类等物品采购建议通过产地、源头直接采购,避免在农贸市场进行集中采购;原则上生菜、凉菜不进生活区和生产区,只允许高温熟食进入。且内外餐具不交叉,厨师将饭菜悬空倒入对方餐具。餐厨剩余物建议通过车辆中转处理。
3.9 消毒管理
消毒是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售的消毒器械和消毒剂种类很多,猪场常用消毒器械有紫外线灯、臭氧消毒器和烤箱等。在常用的消毒剂中,戊二醛、过硫酸氢钾、过氧乙酸、二氧化氯、含氯消毒剂等均为高效广谱消毒剂,广泛用于环境、物品、器械、空气、水、体表消毒。此外,可参考农业农村部制定的《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和《关于在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中做好消毒剂选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根据消毒场所及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产品,制定合适的消毒方案。对于被褥等不易消毒的物品,建议静置60d后再进场。此外,能用物理消毒阻断的,尽量不用化学消毒。
在消毒剂的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大多数消毒剂消毒效果受温度和有机物影响,在严寒地区要采取措施保证消毒剂作用温度最好在10℃以上。清除待消毒物体表面的有机物是消毒成功的基础,通过去垢剂浸泡和高压冲洗方法,去除待消毒物品表面有机物,然后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注意消毒剂使用过程中配伍禁忌,如酸性和碱性消毒剂之间的相互抵消、强氧化性和强还原性消毒剂配伍禁忌。
3.10 引种及精液管理
在种猪引进过程中,因涉及长途运输,感染ASFV风险很高,建议使用专用运输车进行种猪运送。同时猪场应建设标准隔离舍,引种后隔离观察不低于21d,隔离结束后进行ASFV核酸和抗体检测,双阴性种猪才能进群。对于自繁自养的养殖企业,应做好精液质量监测工作,定期开展精液中病原微生物检测。外购精液一定要从具有资质的供精企业购买。此外,在精液运输时应密闭良好,对外包装进行便捷消毒。
3.11 物资供应管理
原则上进入猪场的所有物品均应有对应的消毒流程,确保安全。建议优先采购大包装、整箱、原装的物资,所有物资能烘尽烘,能拆都拆,能浸泡消毒的全部浸泡。
3.12 生物管制
苍蝇、蚊子和老鼠等生物学媒介可以机械性携带病毒传播疾病。因此,要强化猪场的生物安全管制措施。养殖场围墙外和栋舍外1~2m,进行地面硬化或铺设碎石子;养殖场内不饲养除猪以外的其他畜禽,如狗、猫等;场区内定期灭鼠,加大蚊蝇繁殖季节的灭蚊蝇工作;防止飞鸟、夜猫等进入舍内。
4 结语
ASF疫情之前,生物安全在我国养猪行业更多的还是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这也是导致ASFV在我国快速传播的主要原因。疫情发生两年多来,在政府、科研院所、养猪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建立了有效应对ASF的技术体系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需要指出的是生物安全所有准则都离不开人的落实和执行,规模化猪场车辆、人员、物品流动频繁,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才能保持猪场安全。
来源/猪业科学
摘编自/乔松林,解伟涛等
上一篇:车辆洗消的关键控制点
下一篇:如何建设生猪养殖场车辆洗消中心